一、人物简介
李明姬 199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,1998年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深造,2013年为横滨国立大学访问学者。
2008年获得云鼎国际4118登录校级教学观摩比赛二等奖,2012、2013年连续两年指导学生参加“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”,所指导的学生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。在每学期学生评教中屡受好评。
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语言学,日本语教育。
二、问题采访
授渔于人 授业解惑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在大一的第一堂课上,老师便向我们强调了规划意识和制定目标的重要性。首先要具有规划意识,自我审思如何度过大学四年;其次是制定目标,并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,改进学习方法。
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日语应用水平,老师从两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说明。一是积极参与课堂,提高课堂效率。通过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,抓住课堂上的机会和练习来汲取相关知识。二是不拘泥于课堂,课外不断进行自我吸收、消化与提高。学好外语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,还需要我们在课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,比如给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,不断地应用练习,提高口语水平;阅读日语的文章或书籍,在学习地道的日语表达的同时,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;听或者看日语的新闻,既保持对时事的了解度,又扩充了词汇量。
其次,很多同学认为一张证书就像一块敲门砖,关于证书存在的意义,老师向我们阐明了以下观点:证书是有必要的,将来我们考研或者就业,需要日语专业四级证书、N1等证书来作为硬性的条件。但以提升自身技能为目的来进行学习才是更重要的,希望我们不要单纯地为了考证书而学习,而应该在学习的延伸中来考取证书。比如考日语专业四级的证书,其实是检查我们在学完基础日语阶段后,是否达到日语教学大纲里所规定的各项要求。因此,证书虽然能证明我们所拥有的技能,但是掌握技能本身远比证书更重要
投身教育 教学相长
叶圣陶先生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比喻:“教育是农业,而不是工业。”当老师谈到从事日语教学最大的收获时,她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桃李满天下。”从教十六年多来,学生的成长、进步让我感到由衷的幸福。”教师是一个会带来收获的喜悦的职业,因为学生是毫不吝啬的,就像种子不会辜负辛勤的农夫。
老师也认为,她与同学们是“双向的奔赴”。她说:学生也给我带来的了成长与进步。我会反思自己,要求自己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,更要关心学生,用理解和真诚搭建师生间的心灵桥梁。在教书育人方面,我不是只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,我希望学生全面发展,不断提高自身素养。
循循善诱 良师益友
从教期间,老师一直用爱包容、鼓励、引导学生。她曾及时发现一位学生的心理问题,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、情感关怀和思想引导。在学生同时面对诸多课程和论文写作手足无措时,李老师为其制定了细致的补课计划及论文指导意见。
“教师的责任心是教学的关键。关心学生,尊重学生,才能让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。”每当学生在放弃自我的边缘挣扎时,李老师就像一盏明灯,为学生照亮前进的道路。
学生们会用“良师益友”一词来评价李老师,她在课余时间会积极了解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。许多同学称:“老师很善于鼓励我们,她总是充分挖掘我们的潜能,做那个擦亮每颗星星的人。”
谈及老师自身日语学习的方法,她说道:“其一是阅读日本的书籍。我通常会看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书,以及与日本相关的新闻与资料。再者是通过参加学术活动,或是与自己的老师、前辈交流,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。”她与我们分享了通过阅读《窗边的小豆豆》《小王子》等日文书籍,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专业水平的学习经验。
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,老师认为人工智能翻译的确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目前来看,机器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翻译,文学作品等稍微复杂的翻译,机器翻译出的作品还是缺少准确性与感情色彩的。
翻译有三个标准:信达雅。“信”是要求我们按照原文去翻译,遵循原文意思;“达”是文章的通顺性,至于“雅”,对机器翻译来说则是较难掌握的。研究数据表明,目前机器翻译是55%到85%的精确度,因此机器翻译想要完全替代人工翻译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社会对人工翻译的要求,定是逐步提高,需要大家更加虚心好学,自我砥砺,不断精进自己的翻译水平。
三、作者小记
著名教育家巴特尔说:“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,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;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,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。”
在与老师的亲切交谈中,我们感受到了她对学生的爱与关怀。李明姬老师是一位有情怀的老师,对教育,对学生,对专业,一片丹心不变。同时,我们也认识到了“行成于思,业精于勤”。我们要以勤为径,攀登坎坷波折的书山,走出一片繁华似锦的美景来。(采访:曲爽 王智俪)